24 小时销售热线022-23778895
公司新闻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公司新闻  /  政策解读 |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

政策解读 |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

更新时间:2023-08-10

浏览次数:230

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,制定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7大类共20余项重点任务,推进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要求,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。
 
  01 背景和目的
 
  上海市空气质量优良水平仍待进一步提升。2013年以来,上海市连续实施了两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,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,广大市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提升,以PM2.5(细颗粒物)为例,其年均浓度累计下降约60%,大气能见度明显提升。但当前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还够不稳固,与国际同类城市和广大市民期待还有差距,特别是PM2.5和臭氧污染过程在上海市仍偶有发生,必须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深入打好上海市蓝天保卫战。
 
  国家和上海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。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委联合发文,明确提出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。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向建设美丽上海新征程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实施新一轮空气质量改善计划。
 
  根据国家和本市新形势、新要求,结合上海市实际,制定了《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。
 
  02 目标指标
 
  到2025年,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要求,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%以上, PM2.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0微克/立方米以下,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。
 
  03 任务举措
 
  《计划》涵盖能源、产业、交通、建设、农业、社会生活和区域协作等7大类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 
  主要包括以下具体举措:
 
  一是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优化调整化石能源结构,加快火电机组升级提质。
 
 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口,深化工业企业VOCs综合管控,大力推进VOCs源头替代和减量化技术,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整治,推进简易VOCs治理设施精细化管理。
 
  三是提升交通绿色清洁水平。大力推进货物运输“公转铁”“公转水”,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,加快公共与私人车辆电动化,深化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治理与监管,加快重点区域、重点企业非道路移动源清洁化替代。
 
  四是推动建设领域绿色发展。深化全方位扬尘源管理,强化渣土运输作业规范,推广低VOCs含量建材。
 
  五是深化农业污染综合防治。全面推广精准施肥,推进农药减量控害,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。
 
  六是实施社会面源深度治理。加强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集约化管理,推进绿色汽修升级改造。
 
  七是深化区域协作共商共治。建立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机制,加强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,加强区域污染联合应对。
 
  04 保障措施
 
  (一)加强组织领导
 
  依托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,加强部门协调和市、区联动。各有关单位要抓好任务落实,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。
 
  (二)健全标准规范
 
  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研究,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登记和标志管理办法。研究制定、修订钢铁、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控制、工业炉窑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。研究编制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技术规范。编制新版码头堆场扬尘污染评价及防治技术指南。
 
  (三)完善政策扶持
 
  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,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,完善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机制。研究工业行业深化治理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支持政策。
 
  (四)严格执法监管
 
  全面推行固定污染源分级分类监管,深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制度,完善环境执法正面清单。组织开展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、中小锅炉、加油站和储油库、企业自备油品等专项执法检查,强化环境监管、监测与执法联动。
 
  (五)提升监测能力
 
  完善光化学监测网络,加强光化学产物和衍生物观测能力建设,探索臭氧浓度和气象垂直综合观测,完善交通环境监测网络体系。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。
 
  (六)完善污染应对
 
  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,动态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。研究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技术指南。研究建立空气污染提前预警、综合研判、协同控制和效果评估工作机制。
 
  (七)科技支撑
 
  开展臭氧来源解析、生成机理、传输规律和防控对策研究。开展区域PM2.5和臭氧协同防控关键技术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关键技术等研究。开展零排放柴油货车、船舶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。
 
  (八)加强宣传教育
 
  大力普及大气污染防治和减污降碳知识。开展全民绿色行动,鼓励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。加强信息公开、畅通举报渠道,推进公众监督。
 
  全文请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下载!

分享到

全国咨询热线:022-23778895

地址: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区海泰发展五道八号

邮箱:13803026441@126.com

传真:86-022-23778895

关注公众号

版权所有 © 2025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  备案号:津ICP备14003002号-19    技术支持:仪表网    sitemap.xml

TEL:13803026441

关注公众号